單棟獨立天線:
是最多社區採用的方式,社區大樓在建設時,
因建商成本及工時考量,通常都是採用此架構。
優點:
(一)建置成本較低
(二)建置工時較短
(三)線路架構簡單,維護容易。
缺點:
未來若考量要增加衛星頻道,還是再做一次串聯的工程。
雖然說棟距很近,不過還是一支梯,一支天線。
以此社區來說就有十支梯,十支天線。
像這種頂樓互通的社區,日後若要建置數位電視系統,只須在頂樓線路連結即可。
而且不像棟距很遠的社區大樓,線路要飛空中。
只須延著牆面貼齊固定,也較為美觀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共用串聯架構 (地下室串聯):
通常會出現在房價較高的高級社區,
而且通常會建置"數位電視系統" (5台或15台)提供給住戶收視。
也有部份社區由原本 "單棟獨立" 改為"地下室串聯",
不過要適社區內部管道情況,
有些到地下室的管道不暢通的話,就必須洗管,可說是較為麻煩。
優點:
(一)串聯的線路在內部,較不會受日晒雨淋,減少線路損壞情形。
(二)已經是串聯的架構,可以建置"數位電視系統" ,住戶免裝機上盒即可收視。
(三)可再"增加衛星頻道",提供給住戶更多節目收視!
缺點:
(一)建置成本較高
(二)建置工時較長
(三)線路因為走管道,若線路故障,較不易檢修。
有串聯的社區,只會有一組共同天線,像這棟就沒有天線。
(圖為社區內 - 三棟建築物的第一棟)
第二棟也沒有天線
(圖為社區內 - 三棟建築物的第二棟)
只會有一組天線在其中一棟!
(圖為社區內 - 三棟建築物的第三棟)
線路都會走,位於地下室的線槽。
而若是對線路不熟悉的話,在查線上就必須耗掉很多時間...
由地下室的線槽,到樓上樓梯間的管道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共用串聯架構 (頂樓串聯):
此架構通常是社區由原本"單棟獨立天線" 更改為 "串聯架構"所採用的方式。
由於此方式成本較低,施工較簡易,所以大部份串聯都是用此方式串聯。
優點:
(一)建置成本 較地下室串聯費用低。
(二)建置工時較短,且整個工程的花費,與單棟獨立天線費用差不多。
(三)已經是串聯的架構,可以建置"數位電視系統" ,住戶免裝機上盒即可收視。
(四)可再"增加衛星頻道",提供給住戶更多節目收視!
缺點:
(一)若是棟距太遠的話,空中連結會很明顯,較不美觀。
(二)線路為明線,容易受日晒雨淋,久了之後會影響線路傳輸品質。
如果棟距較遠的話,都是用空中線路架空,飛線至隔壁棟,較不美觀。
(部份舊型社區內的,有線電視業者也是採用此方式連結)
線路的規格跟一般的不同,必須使用7C線+Y
也就是7C的CABLE加鐵絲,才有辦法承受,線路架空的拉力......
棟與棟的距離都蠻遠的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