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衛星的歷史

基本上,凡是繞著行星在固定軌道上運行的物體,都可稱為衛星。不過,人造衛星並非只限定於繞著地球或其他行星的人造物體而已,如美國的 SOHO 衛星,繞著太陽進行觀測太陽的任務,應該算是「人造行星」,但仍稱為人造衛星。

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火箭工業的發展突飛猛進,以美國與蘇聯兩大陣營為代表,都把發射衛星列為重要目標。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,蘇聯搶先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──史普尼克一號(Sputnik 1)。同年十一月三日,蘇聯的史普尼克二號將一隻名為萊卡的小狗送上了太空,這是人類首度將生物送上太空。一九六一年四月十二日,蘇聯將太空人蓋加林以東方一號(Vostok 1)送上太空,這是人類首度 「踏上」太空的領域。

目前有能力發射衛星的國家有美國、俄羅斯、歐盟、日本、中共、印度與以色列,但這並不代表只有這幾個國家才擁有衛星,早在六與七年代,加拿大、印尼、巴西、義大利等國家就已有自己的衛星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衛星的基本構造

衛星的外型以柱體的設計居多,因為要把一顆衛星塞到運載火箭的頭部,唯有柱狀能獲得最大的空間。衛星主要可分為兩大部分,一是有特定用途的酬載(payload),另一部分就是衛星本體,包括各種次系統。

「酬 載」就是裝載在衛星中的「乘客」,如各種探測、照相設備,或是通訊天線等。何謂衛星的「次系統」呢?衛星除了因應任務所搭載的特殊儀器外,尚須有各種輔助 系統來完成運作。一般包含在衛星載臺上的次系統,有主結構、電力系統、姿態和軌道控制系統、推進系統、熱控制系統、遙傳、追蹤和指令系統等幾類。




引用資料:行政院國家科技委員會 -科普知識 -衛星歷史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電話02-2694-27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